长旅校园“俄”然心动,班列美食盛宴来袭。
活动现场
3月25日,“东北亚长旅号”俄式美食文化课堂在学校青春园隆重举行。本次教学实训活动是学校以OBE教育理念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对标旅游类专业集群建设的一次生动实践,不仅将教育教学、实习实训和文化体验有效融合,更为即将于四月重启的“东北亚长旅号”这一吉林省文旅类专业“共享实验室”运营进行预热。
参会领导
校长刘耀辉、党委副书记高阳、副校长杨威、副校长贾烊、“东北亚长旅号”形象官张楚桐;东北亚长旅号运营团队:王猛、周晓娜、梅山、许乔木、姜世龙参加活动。吉林省文旅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苑晓赫主持活动。
文化课堂授课现场
本次美食文化课堂是学校“东北亚长旅号”专项实训实验班的首场培训课程。课程内容包括西餐礼仪文化、西餐饮食文化、西餐酒文化、西餐服务文化四个模块。课程突出OBE理念下的教学实施,采用任务训练、情景训练、小组练习等教学方法,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专项实训是在学校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创新构建“教育体系支撑、产业需求牵引、科技赋能驱动”的“产学研协同应用型文旅人才培养模式”下,开展的学科专业交叉融合“项目制”实践教学活动。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以东西方餐饮文化为出发点,通过教学现场授课、实践示范,俄餐厨师团队现场烹饪、现场讲解俄餐饮食文化、菜肴特色与制作方法,使学生掌握了西餐文化基本知识、理解了东西方餐饮的文化交融,培养了学生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国际化视野。
俄罗斯后贝加尔大酒店厨师团队
文化课堂现场展示俄式美食烹饪
活动特邀拥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俄罗斯后贝加尔大酒店厨师团队亲临文化课堂,现场展示俄式美食的烹饪过程,从经典的俄罗斯风情沙拉、三文鱼海鲜沙拉,到精致的俄式甜点、面食糕点;从食材选择、烹饪技巧,到每一道菜品的摆盘艺术、文化内涵,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被名厨团队演绎得淋漓尽致。现场无不弥漫着浓郁醇厚的俄式文化风情,让在场参与活动的广大师生沉浸在美食与文化交织的奇妙氛围之中,这也为即将重启运行的“东北亚长旅号”营造满满的期待感,令人对班列上未来呈现的俄式美食之旅遐想无限。
共品俄式美食共享文化盛宴
此次“东北亚长旅号”俄式美食文化课堂的成功举办,在校园内掀起了一阵俄式文化热潮。师生们不仅在知识与技能上收获颇丰,更在心中种下了对多元文化探索的种子。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围绕“东北亚长旅号”开展一系列培训与实践活动,持续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深耕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推动产教融合协同发展,多措并举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优化,打造长旅特色IP,让“东北亚长旅号”成为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平台与重要载体,助力学校教育教学及吉林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四月的临近,全校师生和广大旅客都在翘首以盼“东北亚长旅号”的重新启动,期待着搭乘这趟美食与文化之旅的列车,开启一段别具一格的东北亚风情体验,见证学校在产教融合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让“东北亚长旅号”成为展示学校教育成果与地域文化特色的亮丽名片,持续推动珲春铁路口岸客运跨境运输及吉林省高端铁路旅游新业态发展,助力东北振兴及“一带一路”背景下吉林省高水平对外开放。
学生感言
作为“东北亚长旅号”培训班的首期学员,第一节课就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参加培训让我感到非常惊喜,也非常自豪!
感谢学校为学生精心搭建了这样一个学习实践的平台,让我们通过与其他专业的同学互动交流、共同学习,通过专业教师现场授课、厨师团队现场讲解,让我对西餐文化,特别是俄餐饮食文化有了全方位、深层次的认知,让我以这种新颖的方式既学习了理论知识,也开阔了国际视野。这为我们日后登上“东北亚长旅号”做好充足的理论储备、掌握了扎实的实操技巧,满怀信心迎接新的挑战!
作为一名国际交流学院的学生,通过这次活动,我对俄罗斯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前只是从书本和影视作品中了解俄罗斯,如今通过品尝地道的俄式美食、学习西餐礼仪,了解独特的制作工艺及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使我对中俄文化的差异与交融有了更直观地认识。学校将中俄文化交流引入校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沉浸式学习的优质平台,置身于中俄文化交流的氛围中,让我对学习国际多元文化充满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