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2025年学科竞赛校赛工作,近期,工学院召开学科竞赛校赛工作布置会,系统部署工学院承办的10项赛事,以“赛教融合”为抓手,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胡楠到会指导。工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各专业带头人及负责赛事联系的相关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工学院副院长董峻岩主持。
工学院学科竞赛校赛工作布置会现场
会上,董峻岩表示,自创新创业学院发布通知以来,学院积极研讨,在以往参加的赛事中,遴选出级别更高、更具学院特色的赛事。学院草拟《工学院学科竞赛章程》,聚焦国家级奖项突破与成果转化率提升,推出“1234竞赛育人体系”:一个核心目标、两项重点突破、三级联动机制和四大保障工程。
竞赛联系人代表何宇,对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的实施方案进行解读,其中包含参赛对象、讲座时间、校赛时间、训练营安排及评分细则和奖项设置,这项比赛是土木工程领域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创新竞赛。
高峰在发言中感谢学校对工学院举办校赛的重视。他强调,学科竞赛是检验学院教育教学成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可以提高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他指出,为确保校赛有序进行,学院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工作:一是成立校赛专项组委会,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二是加大宣传力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比赛环境;三是注重过程,提升综合素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四是严格把控比赛的流程和标准,确保公平公正。未来,学院以此次校赛为契机,不断提升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胡楠对工学院大力支持学校创新创业工作表示感谢。希望工学院在组织校赛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学校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及标准执行,提交相关的材料,及时备案,不断摸索,总结不足,尽快实现学校学科竞赛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各专业教师要发挥所长,为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及复合型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年是学校“品牌深耕年”,希望与工学院同心协力,共同把学校竞赛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研讨环节,专业教师们积极发言,围绕跨学院赛事资源共享,“学分银行”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布置会为工学院举办学科竞赛校赛注入“强心剂”,通过赛事优化、资源整合、数字技术赋能的多维突破,持续擦亮“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实践育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