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颖,女,讲师,中国共产党党员。200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13年2月到2024澳原料免费资料任教,现任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主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爱岗敬业
一身干净整洁的西装、一抹和蔼又富有亲和力的微笑、一句热情又不失优雅的问候,初见陈冬颖老师,我们就被她周身散发的教师特有的职业魅力所感染。随着谈话的深入,陈老师将从教以来的感悟与收获娓娓道来,展现了一位可亲、可敬、可爱的好老师的美好初心,生动诠释了一位敬业、负责、勤恳的好老师的精神风貌。
思政教育是言传身教的教育,陈老师用行动诠释出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她讲到,教师应该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四有”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作为一名新时代思政教师,还应该贯彻“六个要求”,坚持“八个统一”,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
挑战自我
陈老师从教12年以来,始终坚守在思政课教学一线,精心教书,潜心育人,在省、市教学科研等多项赛事中屡获佳绩。所获荣誉有: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省“师德标兵”、市“最美思政教师”、市“五一劳动奖章”、市“职工技术带头人”、校教学示范教师、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分获省“精彩教案、精彩课件”评选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连续两次获得省“精彩一课”比赛三等奖两次,省首届本科高校说课大赛三等奖一次。
今年7月,吉林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启动了“2020年度全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征集”工作。在接到通知后,陈老师第一时间就进行搜集资料、撰写稿件、反复修改、最终定稿,再经过个人申报、学校审核、主题契合性筛选、专家评审和知网重复率检测等层层难关后,陈老师的作品最终荣获吉林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二等奖”。陈老师讲到,在比赛的最后,结果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虽然备赛万分辛苦,但是真的是一个痛并快乐的成长过程。她表示,一个教师的成长除了有名师指点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实践中磨练自己,只有经过历练才能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才能促使自己进步。
不断探索
为达到精准育人的目标,让“十大育人体系”中“课程育人”在思政课堂上的全新打开,她表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讲好思政课,关键力量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的要求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特别是在“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上下功夫,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探索出适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的“说、讲、读、赛、视”五维一体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模式,使思政课与实践结合、与生活结合,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陈老师认为现在的思政课不再是过去“我说你听”的灌输式教育,我们在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和思政课的融合,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探索互动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模式。现在的大学生是被称为互联网时代“原住民”的一代人,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可以从互联网接触到各种信息,思想纷繁、价值多元成为社会的常态。思政课要从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让答疑解惑触及学生灵魂,加强思政课的价值引领,思政课教师要守正创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增强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
关爱学生
在老师们的眼中,陈老师平易近人;在学生们的心目中,陈老师温柔优雅、学识渊博,总是面带微笑,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师长。听过她讲课的同学都会被她的专业知识和个人魅力所吸引。在谈到自己任教以来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的时侯,陈老师激动的讲到,“当我第一年走上讲台,在要结课的时侯,有个女同学说喜欢听我的课,这无疑给刚走上讲台的我很大的信心。”陈老师在长旅工作的这些日子里,她带领长旅学子获得多个奖项,常常将自己的休息时间奉献给学生,但提及印象最深的依旧是身为老师刚刚站在讲台上的情景。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陈老师的课堂备受学生的喜欢,关于打磨精品课程陈老师有自己的锦囊妙计:认真备课,用心用情讲好每一节课。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努力让思政课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日常生活,让思政课既有意义又有意思。
老师寄语
思政是我们大学学业中的必修课,在访谈的最后,陈老师送给同学们几点学好思政课的建议:学好科学理论,掌握基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知行合一。陈老师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思政课,都能有所收获,增长才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后记
在学生的心中,她是一位好老师,在教师的心中,她是一位好同事。陈冬颖老师依然锲而不舍的讲好思政课,当好引路人。用无悔坚守换回稻麦金黄,用勤劳耕耘换回桃李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