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工程管理教研室召开第五周教学工作会议,聚焦实习实训、学科竞赛及学业辅导等重点工作,共同探讨以“实践赋能、竞赛驱动”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策略。会议由专业带头人赵慕楠主持,全体教师参会。

赵慕楠强调实习实训对学生专业成长的关键作用,要求教师通过班级群、专题讲座等形式,全面解读学校政策细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根据政策规定,学生可通过创新创业实践获取学分,符合条件的还可申请相关课程免修免考,与创新创业学分进行置换。教研室将建立动态跟踪机制,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助力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就业竞争力。
会议明确学科竞赛作为能力提升的重要载体,要求教师重点挖掘智能建造、冰雪文旅等特色赛事资源,为学生提供精准赛前指导。通过参与竞赛,学生可提升专业技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获取创新创业学分。创新创业学分与学业成绩、评优评先直接关联,学生可通过竞赛获奖、科研立项、论文发表等途径积累。教研室计划整合校企资源,搭建“竞赛信息池”,定期组织模拟答辩与技能特训,助力学生冲刺高水平奖项。
学业导师需全面梳理学生学习态度与创新创业成果,实施分层辅导策略。针对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导师将开展一对一沟通,结合职业规划激发内生动力;对创新创业成果薄弱者,则提供项目孵化支持与技术指导。教研室同步建立成果台账,定期评估辅导成效,确保每位学生达到学分要求,实现学业与能力双提升。
此次会议为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创新培养注入新思路,后续教研室将强化过程督导,推动政策落地与资源整合,持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撰稿人:王猛
初审:赵慕楠
复审:董峻岩
终审: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