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思政课教学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0-09-15   浏览次数:58

202091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思政课教学研讨会,校党委书记张洪昭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讲话,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专职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雅文教授主持。

与会教师围绕“线上/线下教学、假期工作学习的收获”“对本学期工作建议”“对学院下一步发展的建议”“对党建‘双创’工作的建议”四个方面开展了交流研讨。

陈冬颖老师首先发言,她较为全面的总结了教研室假期所做的工作和近期线上线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改进的方面。指出了准备“精彩一门课”教案课件比赛时,团队的问题,希望大家都能及时更新教学案例、加强备课。同时给大家提供了一些优秀的平台可以在备课时予以借鉴,例如E支部、学习强国等平台。并且布置了本学期教研室教师的备课工作,对于实践教学方面希望有所改进,并征求教研室教师的意见。

魏娇老师发言:她总结了假期教研室所做的工作,也谈到了自己在近期教学和工作中的收获。接着布置了本学期的下一步工作,鼓励教研室的教师们继续努力,做出更加优秀的成绩。

牛丽丽老师发言:她谈到疫情期间参加了高校党组织战“疫”微党课的线上培训,并且通过阅读《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本书,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的讲解有了比较深刻的启发。还汇报了一直以来开展的精准育人工作,认为精准育人的工作和日常教学工作是互相借鉴、相辅相承的。

  

刘国敬老师主要汇报了近期党支部的“双创”工作,同时从如何备课、讲课两大方面阐述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她引用了亚里士多德的话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火。”作为思政课教师,面对新的学生、新的资讯方式、新的未来,应注重教学前沿、体系、方法,把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转化为教学体系。这是我们要进行的持久钻研的方向。

仲晨星老师对近期的科研工作进行了总结。他认为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课题选题不够新颖,老师们对于外出培训参会不够重视,论文成果应该多出一些系列化的成果。同时他给出了意见和建议:老师们应该踊跃参加学术会议,论文成果一定要是自己通过读书和钻研而得出。

刘露遥老师主要从教学、培训、比赛、科研、网站管理工作四个方面汇报了自己的收获。她说:“通过对精彩一门课教案课件的准备工作,使我对教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且相当于又进一步进行了备课,增加了一些新的案例,有助于提高自己课堂的趣味性,使自己对PPT的使用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通过指导学生微视频比赛,与学生和陈冬颖老师、以及院长的交流,也使我对学生的视野和想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且向陈老师和院长也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李霄老师谈到自己最大的收获便是线上教学技能的提升。她认为自己的博士论文开题能够顺利完成,离不开院长和教研室教师们所给予的帮助,对大家表达了自己的感谢。同时给大家分享了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能够给教学和科研以启示,真切感受到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与读博期间的学习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赵敏老师谈到:假期和疫情期间利用网络进行了多方面的学习和培训,这也是院长对我们全院教师做出的一个要求。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学习来充实提高自己:第一,提高自己的专业课授课水平;第二,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和思想理论学习; 第三,严格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对照“四好”老师的标准,培育师德情感,坚定师德训练。

李桂林老师汇报了假期主要进行了“精彩一门课”和“精彩一课”教案和课件比赛的准备工作,还参加了两次培训。通过参加吉林省教育厅思政处组织的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研修班经过学习讨论、参观考察、实地体验,感觉受益匪浅,拓展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在今后思政课教学中会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做好大学生思想育人工作,牢记育人初心和使命。

周玉老师主要汇报了假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提升学习。参与了复旦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与吉林省教师发展联盟共同举办的线上工作坊的培训,并取得优秀学员证书,获得可以继续深造评审师资格,参与吉林省新教师培训以及学校校内培训,通过学习通、高校思政网等平台,学习课程讲解视频,学习了专业理论知识。

张悦老师通过对高校党组织战“疫”课程的学习,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取得抗疫胜利的理论武器和科学真理。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与时俱进,可以让学生通过找资料和演讲等方式投入到课程中来。

杨招继老师谈到:假期期间,观看和学习了系列高校党组织战疫示范微党课、周末理论大讲堂及习总书记吉林考察的重要讲话精神等,深深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思政教师肩负的重要使命责任,应该继续锤炼党性,坚定理想。最大收获就是:第一,不断学习增加自身知识储备;第二,必须付诸实践,一切理论知识只有结合实际才能发挥最大功效和作用,只有亲身体验经历,才能收获更多。表达了希望能够向各位党员教师多多学习,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学院及支部建设做出贡献。

刘云臣老师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老教师,见证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的发展与变化,同时给予年轻教师以殷切的希望和鼓励。他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压力就没有成长,年轻教师们应该克服压力,化压力为动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

汇报结束后,校党委书记张洪昭发表了讲话。张书记首先肯定了大家的工作与成绩,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和变化,在刘雅文院长的带领下,得益于我们这支队伍,对大家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接着张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提出了建议。第一,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继续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按国家要求,马院教师数量还缺少两名教师,尽快把人员补齐。学校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还是非常重视的,在师资、课程、经费等方面学校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第二,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提出殷切的期望。学校面临改革发展的关键期,马克思主义学院应该走在前面,成绩是过去的,如何保持和发扬成绩,让每个人都出彩也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最后张书记表示全力以赴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在不违反任何规定的前提下,为大家做好保障工作。

最后,刘雅文院长对座谈会进行了总结。她说:“很高兴大家在假期没有浪费时间都在努力。青年教师的成长,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直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校一直重视的。书记对我们的了解与关心源于大家的成长。老教师起到了榜样的力量,年轻教师的成长源于自己的努力与收获。我们作为思政课教师的路还很长,所有的成长不会被埋没,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努力,多多参与比赛,有利于成长。”接下来刘院长从教学工作、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双创”工作、科研工作、青年教师成长等六个方面布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

  

通过本次教学座谈会,马克思主义院的教师们对于如何成为“四有”的好教师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家通过座谈与交流,互相取长补短,推动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努力使思政课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

供稿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撰稿人:刘露遥 审核人:刘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