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教研室开展学年论文指导会
为规范学生学年论文写作流程,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商学院会计学教研室3月3日各教师陆续组织召开学年论文专题指导会。教研室孙蕾、林煜恩两位教师分别就论文选题、数据采集及理论应用等关键环节进行系统讲解。
一、科学选题与数据支撑:构建论文研究基石
孙蕾老师从实证研究角度对论文写作进行详尽指导,强调“选题精准化、数据时效化”的写作原则。针对学生普遍关注的选题方向问题,她提出“三维度筛选法”:
1.数据可得性验证:建议通过巨潮网、新浪财经等权威平台预查企业财报数据,优先选择能获取近五年完整财务信息的中小型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2.问题时效把控:以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为例,要求聚焦企业2020-2024年最新数据,若选取2024年为研究年度,可结合半年报与前三季度季报进行趋势分析;
3.研究范围界定:规避“大而全”的宏观选题,推荐采用“理论框架+个案分析”模式,如“信息不对称理论下A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优化研究”。在论文结构设计方面,孙老师为学生提出“五段进阶式”写作模板,助力学生抓住写作框架。

二、理论赋能与实践融合:夯实学术研究根基
林煜恩老师则从理论维度深化学生的学术认知,重点解析代理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在财会研究中的应用。通过“股东-管理层-债权人”三方代理关系的情景模拟,生动阐释了委托代理成本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机制。针对学生论文中常见的理论应用误区,林老师运用“电梯”作为案例突破口,提出四步写作方法:
1.明确研究问题与理论的契合点
2.梳理理论发展脉络与核心观点
3.构建理论分析框架模型
4.运用理论工具解释实证发现

“林老师将复杂的公司治理理论转化为生活化案例,让我们真正理解如何让理论为论文注入灵魂”。会后多名学生表示,通过本次指导会了解了数据采集的时效性把控技巧,领悟到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的交融方法。
教研室副主任刘璐在总结中强调,学年论文作为学术训练的重要环节,教研室将持续推行“双导师制”,通过理论导师与方法导师的协同指导,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以理论筑基”的学术素养,全方位护航学生学术成长之路。
供稿单位:商学院会计学教研室 撰稿人:仲虹蔚 审核人:陈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