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艺术学院“国情社情考察团”赴石家庄藁城区开展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人:艺术学院  发布时间:2021-08-19   浏览次数:13


817日,艺术学院“国情社情考察团”开展主题为“国情社情共感知,抗疫成果实践行”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团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街头巷尾、基层社区、当时疫情较为严重的小果庄村等地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国情社情的考察,旨在宣传抗疫精神,调研抗疫成果。

首先,817日上午,实践团队抵达石家庄市藁城区西城街社区两旁街道的商铺进行走访。通过线上、线下调查问卷的形式,随机向街边商铺和路人进行问卷调查及简单的询问,这次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疫情对当地经济影响之大,不少商铺的老板说道:疫情过去一段时间了,近两三个月我们的才得到全面的恢复与发展。

在藁城区西城街社区服务中心,我们了解到了在疫情爆发期间他们共有58位志愿者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他们当中有教师、大学生、普通村民及社会各行各业人士,这期间志愿者们在社区服务中心的领导下,在卡点设岗、打扫卫生、给公共区域消毒、安抚居民情绪,配合医务人员给全体居民做核酸,尤其是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大队他们加班加点,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负责帮忙运送社区居民的生活物资运输隔离人员,运输物资。他们共同共同为藁城区疫情防控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藁城区社区工作人员在为我们志愿者讲述这段抗疫时期的事迹,仍不禁潸然泪下。实践团成员们也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当天,实践团队在街边小巷看到一名大约65岁穿着红色志愿背心的老奶奶,根据她的介绍:715号起,他们就开始在巷子口进行轮流值班的任务,早六点到晚八点,志愿者们轮流值班,只为了守护巷子里“一方平安”。“在疫情防控面前不能马虎,要认真对待,我既然成了志愿者,我就应该为了巷子里的大家贡献我的力量!”老奶奶对着实践团队的队员如是说。石家庄藁城区在经历过疫情的洗礼后,已经把严防疫情反扑的觉醒融入进了日常。 

     实践团队走进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增村镇小果庄村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到当时小果庄村及周围两个村两万人进行集体转移异地隔离,隔离地分别由藁城区、平山县、良村开发区和新乐市的酒店及临时搭建的隔离区,之所以大规模进行异地集中隔离,也是疫情防控指挥中心为了更加高效科学的进行疫情防控管理的一个手段。团队与村内巡逻的劝导员和村民为我们讲解当时的情况。对于隔离后生活物资的保障情况相关部门早已做好妥善安排,同时心理专家也已经开展相应的心理疏导工作!

在走访过程中,实践团团员从村民口中得知,隔离期间,村委会专门组织了专业的消杀队员对全村和每家每户室内外进行彻底消杀。这些消杀队员白天在村里消杀,晚上集中隔离在黄庄隔离点。最让村民们感动的是社区积极为附近的商铺及居民解读国家在疫情期间的一些税收减免政策及贷款延期还款政策等,国家的物资调拨和村委会及时派发下来的物资,除了有米面油等基本的生活物品,还贴心的下发了被褥枕头、春节期间每家每户还发了年货大礼包等暖心物资,确保了隔离期间的居民基本生活保障。

实践团队对此次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藁城区的防控显著成果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准确判断、精准出击,同时也离不开基层社区、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也离不开抛小家顾大家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同志们,更离不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情怀!

随后实践团的团员们将继续深入实体工厂、大中小型企业等继续深入调研,继续深挖抗期间涌现出来的动人事迹,以便于能够更好的宣传抗疫精神及石家庄藁城区抗疫实效及成果。